西段芒种,万物繁盛,生生不息。我被老太太抓回来种地。两年的田园生活,老人家已经熟悉了这里的一切,虚心请教,勤劳耕种,佩服。今年小菜园种类齐全,增加一种“孔雀菜”,再过一周就可以摘了。天气太热,一大早六点半就骑车闲逛,河边、田埂,真舒服。
苏杭 “鹤”,中国独有的精神文化符号,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养分与中华民族“士”之精神,生命往复、自然之循环、“道”之传承,令我们这片多民族的土地在经历众多的磨难与坎坷中重生与崛起。宇宙之道,达观之态,生生不息。 湖南湖泊江河纵横,是鹤、候鸟栖息的天堂,鹤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一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那天,大雁与天鹅竟然同时飞来,在江南运河流域徜徉栖息,两种颜色的音符,感染了这个明亮的早晨。一位老人守在运河边,一杆烟袋,久未入口。这位老运河人,把一生交给了这条河。老人的目光投向远方,那是公元前495年。
来源:人民日报【人物】可可西里巡山队【故事】平均海拔接近4900米的青海可可西里,有一支在此坚守了30多年的巡山队。上世纪90年代,为了保护藏羚羊,时任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组织了一支反盗猎队伍,抓获了多个非法持枪盗猎团伙,却在一次巡山任务中不幸牺牲。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宋宇晟)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互联网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充盈着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必将凝聚人心,不断滋养、增强、坚定无数网民的文化自信。
与你同行 逐梦逐光闪亮的名字——2024“最美基层民警”发布仪式侧记发布仪式现场“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来自首都老警官合唱团的公安前辈们,用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歌声拉开了“最美”的序幕。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5日 ,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七个来自中国的村庄,获得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称号。其中之一的溪头村,是浙闽交界处的小山村,从“隐秘的角落”站上了世界的舞台。雨过天晴,千峰翠色。溪头村所在的山城龙泉,以瓷闻名,传颂千年。
作者:周梦蝶又见炊烟升起。袅袅炊烟,腾空而起,先浓后淡,时隐时现,最终在暮色苍茫时,宛如一抹天边的流云,飘然离去,消失不见。很多时候回到老家,尤其是在冬日的傍晚,站在故土山梁上,我都傻傻分不清楚,哪是薄雾,哪是炊烟。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习近平: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段话出自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诗句,把国人过年时的喜庆祥和与万象更新定格了上千年。今年的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第一年。
伴着3月的春风,“学雷锋活动月”如期而至,街头巷尾、社区学校、车站列车等处处涌动着志愿服务的热潮,各类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上铁集团发布的微视频《善念星火》更是暖人心田,展现出新时代人们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桂林2月26日电 题:汤建伟代表:当好漓江守护“二郎神” 让千年水脉生生不息作者 周利朔 欧惠兰 莫伟雯“漓江保护永远在路上。美丽的桂林漓江年平均径流量达40余亿立方米,但生态环境容量承载力有限,我们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