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驱车前往淄博市桓台县西巴村,参观当地一著名古建筑---耿家大院,很幸运碰上了耿先生在为友人讲解,在一位大姐的热情邀请下,跟随耿先生一个多小时,大致了解了耿家大院的概况,一路被耿先生的博学所折服,听先生讲解受益非浅,根据耿先生的讲解大致整理了一下耿家大院的概况,下面先说说牌坊。
齐鲁网2月6日讯(山东台 张洪波 桓台台 杨琥)贴春联,过大年。在淄博桓台县前七村,父老乡亲们通过春联,记录生活的点滴变化,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梁国庆是淄博小有名气的书法家。40年多前,知识青年梁国庆就在桓台前七村上山下乡。
一棵或数棵历经沧桑的老枣树或是老槐树,干净朴实又宁静阴凉的黄土天井,裂纹弯弯曲曲的土坯墙或者青砖墙,颜色深重、四平八稳的八仙桌和一边一个相貌庄严的木椅子,样式古老的土炉子,宽大的三面靠墙的土炕,还有近百岁的老奶奶一脸慈祥地站在那里或者坐在那里......
山东省桓台县,古称新城,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明清时期有王、沈、徐、耿、伊、傅等名门望族。民国庚申年修《耿氏世谱》载:桓台耿氏由山西新绛迁曲沃,明初由于战乱,各地区人口稀少,朝廷下令迁民,随迁山东诸城,后又迁桓台县耿桥镇。
春秋建于索镇的炉姑庙,隋朝建于高楼村的华严寺,明朝建于新城的四世宫保坊、忠勤祠、索镇乌河大桥,清朝建于新城的王渔洋故居、耿家大院,民国建于济南的齐鲁医院、经六路基督教堂及徐州的钟鼓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和郑州的二七纪念塔,这些现存的历史建筑杰作,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着桓台建筑工匠的精湛技艺,诉说着桓台建筑人自强不息、敢闯勇为的工匠精神。
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的耿家大院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景象。图片桓台县新城镇城东村耿家大院遗址。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公告,全省103个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其中,桓台县新城镇的城南村、新城镇城东村,荣获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称号。
傍晚时分,橙黄色的阳光洒在打理得整整齐齐的麦粒上。今年56岁的鲁北农民邓海生停下手中翻晒粮食的活,和三岁的小孙女商量:“回家吧?”“不要。”小孙女坐在一片小麦堆上,正专心给麦粒“扒壳”。邓海生带着小孙女在德州市陵城区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院里晾晒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