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 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宋代以前的医学著作多为汉制,宋代以后的医学著作多为今制。 参考资料《班固。汉书律历志》(郝万山视频摘录) 一、重量单位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shi)。 注:黍,即汉代的一种谷物。 今日折算:(汉)一斤=(现今)250克;一两=15.
—1—小青龙汤的组成处方:桂枝(去皮),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各三两(各45克),五味子半升(38克),半夏(汤洗)半升(65克),(生姜65克)(见半夏注)用经方大剂治病,今人颇多疑虑。今一一破疑解惑,拨乱反正,以利临证应用。1、剂量换算。
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加半夏汤为解表剂中的一种,来源《伤寒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葛根加半夏汤的一些基本知识吧。葛根加半夏汤的组成、用法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12枚(擘)。
作者:葫芦娃从考古角度看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一两13.
临证处方用药体会作者/成孚民简介:成孚民(1906-1996),五十年代到新疆,历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新疆分会会长,自治区科协、政协委员,自治区中医院副院长、顾问,自治区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解放初期的新疆地区医疗还不发达,成孚民把内地的中医技术带到了边疆。
我们在看到医圣张仲景流传下来的经典名方时,首先让人震惊不已的是药的重量,其次是药的数量。对于医圣张仲景所用之方,药物的数量很少,但是每一味的剂量都很大,比如被誉为伤寒第一方的桂枝汤,它的药量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新重庆-重庆晨报 小时候在姑妈家看杀年猪,我观察到一个细节。请来的杀猪匠开膛破边时,用铁钩钩住猪后脚,倒挂起来操作。破完边,他不直接取下铁钩,连着钩周围的肉一起剜割下来,顺手丢在自己装工具的篮子里。钩上带着一坨肥肉,走时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