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对高考制度不满!”在河南南阳,有一个叫蒋多多的女孩,2006年的高考中,原本成绩不错的她,放弃“高考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试卷上写8000字关于自己对高考制度的不满,以及她设想中的“教育改革方案”。当时的蒋多多以为,她会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先驱”,那么她后来咋样了呢?
1.河南高考之痛。高考结束了,本不想对河南的高考谈什么,因为这个话题讨论的很久了,河南高考难已经是河南人民心中的最大的痛。这个痛是河南的考生人数多;这个痛是双一流院校给河南的比例少的可怜;这个痛是河南的高考分数高的让其他省份惊讶,让河南人民害怕;这个痛是河南人家门口没有好大学。
此时此刻,全民的焦点都在高考。在高分考生享受高光的时刻,在考生家长各顾各家时,我却将目光投注到了100分以下的考生。这是一群平时极易被忽略的“边缘”群体,此时也是一群得不到媒体和大众“关照”的群体,因为他们都在末尾。
庞大的数字,让一向沉默的低分高考生群体,突然涌入公众视野。最近有消息说,河南高考300分以下人数逼近20万!作为高考竞争最激烈的省份,河南每年的高分考生为人津津乐道,突然冒出这么多的低分考生,令外界不解甚至惊讶。这种现象并非河南一省独有。
临近高考的日子,内心却愈发忐忑不安起来,1994年是河南省又一次启动高考改革的元年,从那一年起采取标准分计算总分,所谓标准分就是依据该科成绩在全省所占位次打分,从全省第一名的900分计算到最后一名的0分。
浙江高考2023年一份一段表已经公布,其中600分以上考生达到了5.2万人,相比于去年的4.8万人又多了4000人,今年考试题目简单后高分考生太多了,特别是今年697分都排在了312名,而据说701分才排在170名,这也意味着700分上不了清华北大在浙江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