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暖和了,总能看到路边有人在放风筝。看着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风筝安静的悬在空中,我突然想到元宝还从来没有放过风筝,就想着也带他玩一玩。其实我从小就不太喜欢放风筝,总觉得它唯一有趣的就是风筝起飞的那个过程,当其安稳的高悬在天空的那一刻,这项活动就已经变得索然无味了。
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最早起源于春秋时代,十三世纪时,由马可·波罗传到世界各地。飞机上的机翼就是由风筝演变发展而来的,今天,长宁少科站的老师教你学会制作一只风筝,可以在假期里去尽情地放飞一回。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初级版的立体风筝,它适合在小风天飞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人们描绘的这段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美好生活,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是啊,美好的春天怎么能少了风筝呢,手爱君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风筝的做法,莫要辜负春天这样美好的时光,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吧。
北京的几个放风筝的好地方,太阳宫公园,海淀公园等。用高粱杆的皮,竹子的皮芯宣纸,浆糊等自制风筝。每年还有国际风筝节更是百花奇放,中国人自古就有用竹子扎制宫灯,风筝的习俗,制做好看的油纸伞,制作精美的鸟笼子,蝈蝈笼子,精着竹芯扇子,让手工艺品发扬光大。
春风拂面,春意盎然。风筝,这个古老又充满童趣的玩具,用那根纤细又结实的线,拉动我们的身心“上春山”,成为春日里的亮丽风景。3月29日至4月1日,太原市风筝协会的手艺人带我们一起探究风筝的制作过程,不仅是风筝四艺扎、糊、绘、放的展示,更是匠心与技艺的完美融合。
荆楚匠人:小风筝大智慧 专注技艺做出迷你风筝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荆州社会正文 来源: 荆州电视台 时间:2016-05-22 16:51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张格格 董奥)在过去的节目中,我们报道过没有风也能飞起来的磨鹰风筝,不过小到十厘米还能飞起来的迷你风筝您见过吗?
普普通通的风筝在他手上经过精心雕琢便能随风“唱歌”,在空中奏出“交响乐”,这便是镇江扬中新坝镇“风筝匠人”王建中的奇妙之处。他将葫芦或泡桐木制作成的哨子安装在风筝上,有时候仅调整一刀,就能让哨子呈现出不同的音色,当地人都称他为“王一刀”。
3月4日,风和日丽。下午2时左右,睡完午觉的雍景政挑选了大大小小5只风筝,拿上风筝线和转轴,准备到白塔公园对面的草坪去放风筝。对于今年78岁的雍大爷而言,退休后,一直都在寻找生活重心,直到2007年元旦, 一次意外的踏青,让雍大爷接触到了风筝,由此迷上了风筝制作。
近日,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主办的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在山东启动。活动期间,国际商报记者走进“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子村,实地调研了当地风筝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历程。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通讯员 张雅丽 代玉莹几乎每个小区,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闲置、废旧的宣传横幅,垃圾堆就一定是它们的归宿?并不是。武汉东湖高新区明畅里社区的手工达人刘晓玲有了新想法:春天到了,正好是放风筝的时候,能不能尝试将这些横幅制作成风筝呢?
说起放风筝,恐怕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春暖花开,风和日丽,正是出门踏青、放风筝的好时节。在济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走在百里黄河、泉城广场、南部山区等多个景区景点,他们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更是“自我”,是快乐。
华声在线2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甜 实习生 陈乐)2月1日,长沙江边天空飞起一条百米“彩龙”,一会儿在空中“腾云驾雾”,一会儿在江面上演“龙吸水”……这一景象正是出自于风筝技艺人、72岁的宋祝峰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