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高考结束后,考生担心成绩不好,担心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担心自己的未来……这些担忧是正常的。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要客观对待高考,用平常心对待,调整好考试后的生活和心理状态。1 生活有序 高考结束后,考生的时间突然变得充裕,容易让“胡思乱想”有可乘之机。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 紧张的中考、高考都已经落下了帷幕,考试压力过大或者考后过于放松,会使得考生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同时,等待考试成绩、报考学校、等待录取结果这一系列事件对考生来讲都是应激事件,导致考生出现情绪波动。
央广网北京6月15日消息 长期的备考和紧张的高考之后,考生的各种心理需求在考试后一段时间会出现“井喷”现象,情绪也会产生巨大的波动。一些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考后综合征”,感觉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或者因过度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日常生活。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6月10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 实习生 姚均慷) 6月10日,2023年海南高考最后一天。那么,考生考完后,该如何调整心理?如何释放压力?10日,记者采访共青团海南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莫若华,给大家7条建议。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高考结束后,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考生的心理状态和作息等与考前产生巨大变化,同时在等待分数、等待报考、等待录取和家长的期待等一系列应激反应中,考生的心理起伏比较大,在多重应激条件下,若调适不当,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和情绪变化等“适应性障碍”。
关注心理健康呵护心灵成长考后心理调适指南(学生篇、家长篇)每次考试结束、知晓自己成绩前后,是学生和家长比较“难熬”的一段时间。无论是平时成绩一直比较稳定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考试之后既有某种期待又有一些担心、忧虑,心里可谓“七上八下堪为磨”。
武汉市第四初级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魏莹。八年级的小军最近感觉自己状态很不稳定,每次月考可以发挥得很好,但到期中、期末这种大考就会发挥失常。他很担心,怕以后的大考自己都会发挥失常,也怕考不好让家人失望,因此晚上也总睡不好觉。
“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昨日下午,海口市第一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王佳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结束后,部分考生心理上可能出现异常和波动,并引发一些不良后果,考生须注意自我察觉,及时积极调整状态,家长更不可掉以轻心。
伴随着高考最后一场考试结束铃声的敲响,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考前的紧张备战状态也随之解除,考生和家长的心情都放松了下来。然而“后高考期”依然十分关键,接下来的估分、填报志愿,既充满期待,又伴有焦虑,考生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冲突甚至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