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尔街的教科书里,资本是逐利的,而在中华大地上,民族情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在香港回归、内地经济腾飞的黄金年代,李嘉诚赚得盆满钵满,如今风向稍变,他便选择“脚底抹油”,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爱国不是生意,但生意不能没有祖国。”
2023年5月,在以“传播,为了团结”为主题的全球南方国际传播论坛期间,观察者网邀请到阿根廷ArgMedios媒体创始人曼努埃尔·贝尔托尔迪先生,就拉美左翼与右翼势力的发展,民粹主义对拉美年轻人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中国与拉美国家间加深理解等问题展开交流。
3月4日,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消息在同一天发布,一边是川普再次高调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第二天开盘,李嘉诚又一次“赢麻了”,他旗下的长和集团股价暴涨了22%,到3月6日收盘,两日长和市值已经飙升超过35%,身家又一轮暴涨。
—— 当“爱国经济学”与商业决定碰撞节省哥的小小观察的【第13篇】文章“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 李嘉诚深夜的香港交易所公告屏上闪过一则228亿美元的交易快讯,如同投入深水区的炸弹,炸出了一池子“爱国经济学”的行为艺术家。
再加上后来核武器问世后,特别是美苏两国都各自有核武器,大家都对核战争有一种恐怖,于是实现了核恐怖的平衡,导致地缘界限几乎不可改变,但并不意味着双方就可以就此休战,于是进入了所谓冷战阶段,这是在产业资本阶段,资本家有祖国、产业有国界这种条件下形成的。
这本书名《历史:一堂人文课》,是他们学校一位优秀的历史老师写的,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出生在美国,著有《中美联合:美国陆航在二战中国战场》的许剑虹、居住在台湾的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著有《铭志天星:国军纪念碑百年激荡史》的徐全、在台湾著有《光辉记忆-国军光荣革命战记:抗战与内战时期陆海空三军军服、装备全面解析》的吴尚独,以及著有《滇缅公路与战时交通:1937-1942》的马来西亚籍博士候选人林国荣等4人发表联合声明表示,面对中国极左逆流这种赤裸裸的文革复辟,他们绝不退却,必然迎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