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王佳祯)教育机构在为学员报名“专本套读”教育项目时,以免息为由头鼓励学员通过借贷平台贷款缴费。那推荐学员贷款缴费是否合理?教育机构推荐学员用网贷缴费西安市民小王一直想提升自己的学历,今年2月,他无意间在网上刷到了盛世明德教育机构的视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
近日,央视报道了多家教育培训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分期贷款,仁和会计、北大青鸟、英孚教育均被曝光。据了解,诱导办理分期贷款已经成为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主要招生模式,甚至在消费者毫无收入来源和职业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培训机构的介绍获得贷款。
“刚踏入社会就被上了一课,所谓的职业培训变成了网贷陷阱。”刚毕业的小林(化名)告诉记者。九派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达内教育在佛山、广州等地多个校区被学员投诉存在诱导学员签贷、虚假承诺就业等问题,已导致数十名学员面临负债压力。
尽管每月有2000元生活费,但这半年来,在安徽合肥读大一的学生杨云,仍过得十分拮据。因为有880元要转入一个小额贷款平台,这项贷款甚至并不是她自己办理的。 每月支付880元,12期分期,总计10560元的费用,是杨云报名参加的线上原画培训班的“学费”。
漫画/李晓军调查动机近日,读大一的江西女孩张晓文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可能遭遇了“培训贷”骗局——她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线上配音课程,并在机构工作人员引导下,办理了总计5860元学费的分期付款。后来,她发现课程内容与承诺的不符,机构也没有像先前承诺的那样给她提供兼职机会。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暑期向来是各种培训市场的旺季,目前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种类繁多,包括幼儿早教、考学辅导、语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等。很多培训课程的价格在万元以上,为了招揽更多的学员报名,培训机构纷纷与金融贷款平台合作,推出了“培训贷”。
近年来,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迅速,众多消费者以期通过培训班学习考证获得能力提升,实现高薪就业。然而,当前教育消费市场出现的各类纠纷问题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成为阻碍行业良性发展的“绊脚石”。近日,达内教育被曝存在“诱导学员贷款、虚假宣传、退费难”等问题。
尽管每月有2000元生活费,但这半年来,在安徽合肥读大一的学生杨云,仍过得十分拮据。因为有880元要转入一个小额贷款平台,这项贷款甚至并不是她自己办理的。每月支付880元,12期分期,总计10560元的费用,是杨云报名参加的线上原画培训班的“学费”。
暑假期间,不少“培训贷”又瞄准了想要赚取生活费、学费、补贴家用的大学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日前从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获悉,该局于近日成功捣毁两个新型“培训贷”诈骗团伙,抓获154名犯罪嫌疑人。“仅我们联系到的400多名受害人,就有80%以上是大学生和宝妈群体。
“毕业近一年,不仅没找到工作,还背上了贷款,每月还贷1200元,至今尚未结清。”据报道,又有大学生深陷“培训贷”陷阱。一些不法机构编造“包就业”“拿高薪”“找不到工作就退款”等幌子,诱导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借贷用于岗前培训,不少求职者落入这一陷阱。以培训促就业,本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