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登山?攀登高山的魅力和价值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尝试可能危及生命的高海拔攀登?为什么要去挑战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高峰、第三高峰……对一些人来说,这些问题很难找到答案,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些问题根本无须回答。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韩扬眉珠峰北部,8200多米的卓奥友峰,方精云一行人结束调查观测工作,启程下山。接下来,他们将对海拔5300~5600多米的坡地进行群落调查,并进行三天两夜的小气象昼夜连续观测。然而进展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
对于13岁的马湘妮来说和父亲马啸一起攀登玉珠峰是她这个暑假做过最有意义的事↑马湘妮在攀登玉珠峰马啸是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近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带着女儿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参加玉珠峰国际登山小镇开营仪式在这里,父女二人体验了高海拔登山↑玉珠峰国际登山小镇全景玉珠峰海
图为珠峰晨韵 摄影:徐兰香今年,是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70周年。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从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实现人类首次登顶。2023年5月23日,我国13名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凌瀚“爸、妈,我成功了!我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了……”5月18日北京时间早上8时5分,九江市德安县人朱霞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下山途中,她用家乡话给家人拍下一段视频报平安,视频中,朱霞不时用手捂着嘴,声音哽咽。
对于13岁的马湘妮来说,和父亲马啸一起攀登玉珠峰是她这个暑假做过最有意义的事。8月10日,马湘妮在攀登玉珠峰(新华社发,马啸 摄)马啸是广东深圳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8日记者见到他时,他带着女儿一起参加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举行的玉珠峰国际登山小镇开营仪式。
记者/梁婷编辑/计巍小红书第三届“外人节”活动现场2024年9月末的几天,一群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汇聚在宁夏中卫沙坡头的沙漠里,发呆、瑜伽、做手工、烧烤、徒步、八段锦……这是小红书第三年为户外人举办“外人节”。关于沙漠,徒步或越野穿越,挑战极限,代表着人们对大自然最原始的冲动。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唐古拉山站大本营 薛雨昂摄/光明图片冬克玛底冰川 记者 王雯静摄/光明图片唐古拉,藏语“高山上的山”,蒙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唐古拉山号称“风雪仓库”,其主峰格拉丹东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
五月二十一日,登山徒步爱好者组团攀爬九鼎万花山。5月21日,登山徒步爱好者在九鼎万花山山顶眺望美景。“因为山就在那里。”在登山徒步圈,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的这句名言,俨然成为许多爱好者关于“为什么要攀登”的经典答案,并引发大家精神上的强烈共鸣。
近日,一名22岁的女大学生赵同学,花5天时间独自一人自华山开始游至衡山,爬完五岳。事件登上热搜后又引起了广大网友对大学生特种兵旅游的广泛讨论,该事件刷新了人们对“特种兵”旅游的认知,此前有不少人认为“特种兵”硬核式旅游千篇一律、没有深度、看似自由实则粗粝的“跟风”行为。
最近关于珠峰的新闻很多,我还纳闷。一查,才知道今天,是人类首次登顶珠峰的70周年纪念日。所以今年计划登珠峰的人特别多,达到创纪录的478人。中国民间登珠峰也有了20年历史。5月本来就是珠峰登顶的窗口期,再加上周年的特殊意义,所以今年登珠峰的人特别多,达到创纪录的4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