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忠英,这位独具江南女子温婉细腻的核雕大师,最近雕刻了军事题材的核雕作品《兵圣孙武》,放进了今年5月12日开园的苏州市相城区孙武纪念园,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观看,不仅对这位充满智慧与谋略的世界兵圣惊叹不已,也对这位艺术严谨执着追求的核雕大师赞不绝口。
陆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提起核雕,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学教材上的古文《核舟记》。其中描述的核雕艺人王叔远所雕核舟“东坡游赤壁”,方寸之间,人物栩栩,妙趣横生。不少人忍不住问:时至今日,如此入骨见匠心的传统手工艺在世上还有留存吗?
原标题:苏州核雕:盈寸之间见天地见匠心|文化中国行陆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提起核雕,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学教材上的古文《核舟记》。其中描述的核雕艺人王叔远所雕核舟“东坡游赤壁”,方寸之间,人物栩栩,妙趣横生。
5月1日上午,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的许忠英核雕美术馆隆重开馆。江苏省市区各级相关领导和文化艺术界的嘉宾代表纷纷到场祝贺。光福镇长张建明表示,许忠英核雕艺术馆的开馆,将为光福镇工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获取国家工艺品雕刻工职业资格证的名单核雕师名单2015年首批参加核雕师技能等级考试通过人员名单曹福英谢小芳 陈界徐丽华 金红星2015年第二批参 加核雕师技能等级考试通过人员名单 :许忠英 朱耀龙 朱梅娟胡小兰 虞伟东 顾永芳 张瑜 须壬秋 谢宏伟 邰小静 马占云颜刚朱福珍 帅道
提起核雕,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学教材上的古文《核舟记》。其中描述的核雕艺人王叔远所雕核舟“东坡游赤壁”,方寸之间,人物栩栩,妙趣横生。不少人忍不住问:时至今日,如此入骨见匠心的传统手工艺在世上还有留存吗?
奔腾的长江,出青藏高原,穿高山峡谷,过峻岭险滩,经江南水乡,最后从上海而入海,海纳百川,成其宏阔。澎湃新闻联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沿线共13省主要媒体,陆续推出“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之《溯江而上》专题报道,从长江下游溯江而上,对长江文化进行报道。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如古人于《核舟记》所言,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和舟山村,有一群“王叔远”身怀绝技,一辈子与核雕为伴。
新华社台北6月23日电(记者李来房 陈键兴)在一颗小小的橄榄核上,竟能雕刻出几十个形态各异的佛像,小小核舟上的窗户还能推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忠英创作的两件核雕精品,在台北华山文创产业园一亮相,立即吸引参观者纷纷驻足欣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明朝文学家魏学洢撰写的《核舟记》令人印象深刻,不由让世人惊叹核雕手艺人的技艺精湛。在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边光福镇聚集了众多从事核雕的手艺人。
台北故宫镇馆宝物之一“东坡夜游赤壁”核雕,令世人叹为观止。而今,核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核雕技艺得以传承重光。苏州光福核雕传承人陆小琴为代表的新一代工艺师,为核雕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陆小琴声音细软,言语中却透着对核雕的无限热爱。
母亲是在她17岁的时候,进入光福雕刻厂拜师学艺,开始她的核雕生涯,时间过得很快,从一开始对核雕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熟能生巧,这一转眼就是好多年的光景,转眼她今年已经67岁了,在我有限的记忆中,母亲一大半的人生都是坐在雕刻桌前度过的,那张桌子跟了她几十年,她坐在那里一座就是大半天,右手握着刻刀,左手捏住一颗三厘米的橄榄核,眼睛因为长时间雕刻已经高度近视,不得不戴上啤酒瓶底那么厚的镜片。
近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浙江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海宁举行,光福镇工艺大师马洪伟的玉雕作品《象尊》、许忠英的核雕作品《十二月花神》均获得“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生活富裕了,但他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把核雕工艺发扬光大,让更多年轻人接受。”近些年来,青年手艺人们不断探索“老手艺”与“新媒体”的结合,借助网络突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传统非遗,在云端科普传统文化知识和传承非遗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