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广超)近日,山东枣庄一网友分享她五保户残疾舅舅的画作惊艳众人。大舅从12岁开始自学绘画,直到今天坚持了58年。大舅没学过绘画,没上过几天学,用字典认识的字天天练习创作。大舅成了街坊邻居嘲讽的对象,但他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问其他,爱好很纯粹,精神更加值得学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画家阿尔伯特·曼泽尔用画笔展开了一副童年画卷:那里不仅有他儿时的梦想,更有着对生活本真的回忆。宁静的乡村,质朴的民风,古老的传统,美丽的田园风光,滋养着画家的心灵,孕育着生命的力量。故乡,每一个人心灵的栖息地,童年,每一个孩子梦想的开始。详情观看视频。
漂染的时候我有两项工作,一是在灶房里,拉着风扇帮大人把水烧开,然后就是把一包一包的燃料倒进沸腾的热水里,再放上一些或新或旧的布料,在废水里煮半个小时再闷一两个小时之后,再拿出来的时候,便是染上各种颜色的布料了,当时的布料一般都是粗布,母亲先用棍儿在锅里搅拌几遍,然后用手指捏着拧的半干,和我一起让我抓住一头,母亲抓住另一头,一起搭在院里的晾衣绳上,当时的色彩主要有洋红、煮青这两种。
“长大后我想当一名画家,把美好的世界都画下来”“我想当一名护士,悉心呵护每一个人”……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愿望吗?孩提时代的你是否也曾怀揣同样的梦想? “六一”国际儿童节,各地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心中的理想,大声说出自己的心愿。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色彩斑斓的梦。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化时间工作室】“我想当画家,把美丽的大凉山画成绘本”“我想当消防员,保护好家乡的锦绣山河”......这是一次跨越500多公里的书香传递。100个心愿、100册图书,从四川成都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木耳小学,送到300多名孩子的手中。
“影响我至深的,其实是另一种光,它从黑暗之地迸射而出,那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幽暗角落,所有人身上都携带黑夜,触动我的,正是这黑夜之光。”Peinture 246 x 130 cm, 17 février 2010, 2010。
为切实帮助云南更多困境儿童,推动“小小心愿”项目进一步发展,云南省红十字会在建设有博爱图书角、博爱急救站的学校发起滇苗助学“六一儿童节小小心愿”绘画比赛,为获奖的同学送上“六一儿童节”心愿礼物,活动共收到2862幅作品,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107名,优秀奖188
张俊莉油画作品身残志坚,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精神,但对于张俊莉来说,这其实是生命的意义,她也想学别人一样去做更多好玩的事情,但她不能,老天限制了她只能拿起那支笔,于是她便用一支笔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她从最开始画一根竖直的线都要练上几个月,到如今,她已经开始画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