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AI换脸”实施网络诈骗。南京一家人工智能技术专业团队负责人介绍,“AI换脸”几乎可一键实现。如果想要生成一个相似度较高或质量较好的模型,一般需要1分钟左右的视频,音色的模仿也仅需1分钟左右的音频素材。
界面新闻记者 | 赵一帆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一头黑色长发,五官秀气、身材瘦削的甜美中国女演员,摇身一变,成为金发碧眼的火辣欧美女生。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经由AI换声换脸技术的加持,已经在短剧里频繁出现。
北京晚报记者 何蕊今年秋季学期起,市属公办高校面向近5万名大一新生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学期过半,尝鲜人工智能课的新生学得如何?记者探访发现,除了通识基础课,各高校还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出了“AI+专业”特色课程。人工智能课带来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们啧啧称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今,“AI(人工智能)换脸”图片和视频成为热门现象。娱乐之余,让人真假莫辨,风险与困扰也不少。记者调查发现,屡被曝光的“AI换脸”背后,从传播到制作再到后端环节,几乎都藏着生意。
AI发展快,系紧“安全带”(“融”观中国)——“人工智能与信息保护”系列报道之二AI“换脸”实施诈骗、AI伪造图片传播谣言、AI“复活”逝者引发争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深度伪造的例子屡见不鲜。
只需要拍下一张照片,就能提取你的面部特征,然后“换脸”进行诈骗……9月11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海淀校区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科技企业走进校园向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科普宣传,现场演示高科技诈骗手段。“只需要拍下照片,就能立马换脸。
“想不到网络安全展还能这么好玩!”“这个能够变脸!” 9月9日下午,由中共中山市委网信办、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主办,由 9家企业协办的2024年中山市网络安全科普体验展(下称“体验展”)在中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幕,面向公众开放。2024年中山市网络安全科普体验展现场。
日前,有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新面孔实施犯罪,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商家推出明星面容仿真面罩,声称可以高度还原明星的面部特征,效果逼真,还有商家宣称可提供面具、头套“私人定制”服务,核心卖点即“超逼真”“仿真定制”。
近期,GitHub疑似遭到审查,用户在未登录状态下无法访问 deepfake 这个开源项目的代码仓库,这在号称“无论是否登录,都可以访问并下载公开仓库源码”的GitHub,是比较反常的,这引发了众多讨论。deepfake究竟是什么,为何受到了限制访问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