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静静挂在楼前,朝着夜色中的校园窥视着什么,似乎是在等待着即将下班的我。我抬头,舒了一口气,内心欢愉地仿佛是放学后的孩子对上了家长殷切的目光。夜色弥漫在整座校园中。一朵云倾慕着另一朵云,在朦胧的黑夜中悄然诉说着日升月落的纷繁。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寄托与审美哲学,千百年来,咏月的诗词佳句可谓是层出不穷。因此,中秋团圆,是中国人在一年当中除开年夜饭之外最为重要的家庭传统,而中秋节的月亮,无疑能更加让人产生心灵的向往和情感的共鸣,寄情于中秋的咏月诗词,往往更能触动人心令人神往。
文/周燃(作者周燃,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近1000年前,“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两名雅士“相与步于中庭”,看月光婆娑、积水空明、竹柏逐影。他们二人,一位叫苏轼,一位叫张怀民。
这几张图片是商业摄影师查斯欧蒂斯于2019年12月26日在波斯湾单人旅行时恰好拍到的,可以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奇景被他拍到了,在那一天波斯湾出现了日全食,也就是月球遮掩住了太阳,两颗星球同时从水平面下喷薄欲出,刹那间产生了两个单独的鲜红色的“魔王之角”,如同一只庞大的魔王渐渐冒出海面。
年年中秋待圆月,月圆最是相思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碧空明月升起之时,人们沉浸于赏秋景、品秋味的团圆气氛,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相连,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在各大景区、博物馆、文化地标密集上演。“一城诗意咏团圆”,多地举行诗文朗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