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腾讯发布2023年Q3财报,当季总营收154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简称“ToB业务”)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营收的34%,创下历史新高,同时连续十个季度占比超30%。ToB业务持续成为腾讯主要增长引擎和收入基本盘。
11月底就被“剧透”的腾讯混元大模型文生视频功能,在12月3日正式上线。目前该模型已上线腾讯元宝App,用户可在AI应用中的“AI视频”板块申请试用,企业客户通过腾讯云提供服务接入,目前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同步开放内测申请。
据第一财经报道,6月19日晚间,腾讯官方社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新增“AI大模型”专项,扩招人数幅度将超过50%。根据官微介绍,腾讯去年启动“青云计划”,面向全球招募顶尖技术人才,并提供全面定制化的培养和极具竞争力的薪酬。
日前,腾讯官宣2025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此次校招腾讯再次发出“扩招”信号,开放技术、产品、市场、设计、职能5个大类70余种岗位,面向人群的毕业时间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部分2024届毕业生和2026届准毕业生也有望参与到此次招聘中。
9月7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 汤道生接受了包括南方+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对在数字化时代下,特别是AI大模型火爆的当下,腾讯在企业发展到业务方向再到对大模型的思考。1、在面对大模型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时,腾讯是否也有架构调整的需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霖 深圳报道12月3日,腾讯混元大模型正式上线文生视频能力,支持中英文双语输入、多种视频尺寸和清晰度。其参数量达130亿,包含模型权重、推理代码、模型算法等完整模型,可供企业与个人开发者免费使用和开发生态插件。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近期,大模型领域出现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多家公司相继宣布大幅降价,标志着大模型市场进入了“价格战”阶段。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的关注点在于提高模型能力与产品进展,而非单纯的价格竞争。
本报讯 (记者李乔宇)9月5日,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2024大模型人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1月份至7月份,大模型人才供需比与2023年相差不大,稳定在1.7左右,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同时,部分技术人才仍然供不应求。
9月5日,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2024大模型人才报告》。数据显示,大模型领域整体供需比1.76,整体供大于求。同时,高技术岗位人才稀缺,云计算人才供需比仅为0.33,相当于3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大模型算法岗位平均月薪最高,超过6.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