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1943年2月份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二战转折点的完成,而1943年7月份的库尔斯克会战则标志着苏联完全丧失在东线的战略主动权。但实际上德国最终的失败不单单是因为这两场战役,虽然这两场战役损失惨重,但还没有到彻底完蛋的地步。
自从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只用了不到一年就推平了整个欧洲大陆,欧洲只剩下躲在英国本土的英国人和东边的苏联,德国海军不如英国海军,跨不过英吉利海峡,所以接下来的对手只能是苏联,德国在筹备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时,苏联也在筹备对德国的“大雷雨计划”。
1943年,在整个9月间,对阵双方都在向第聂伯河赛跑,德国人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破坏了一切。然而这种有组织的毁灭行动只会让其普通士兵的军纪更加败坏——焚烧目力所及的一切事物清楚地表明胜利的全部希望都已远去,根据焦土政策而产生的额外任务也让德军步兵们愈发精疲力竭。
现在我们回头看整个苏德战争的全景,从德军先发制人,到苏军绝地反击,最终两国决出了高下。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打仗的时候不仅要清楚地定位自己的实力,还要考虑双方实力的悬殊差距,最后要选对能够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的朋友!
开罗会议结束之后,咱们的蒋委员长就没什么正经事了,他去印度浪了一圈,首先去印度检阅了一下我们的中国远征军,然后捎带手的看望了一下三哥的精神领袖,圣雄甘地跟圣雄甘地扯了一会儿闲磕,然后就回国了,但是开罗会议那两位大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那是一刻都没闲着,会议结束之后,他们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去会见苏联领袖斯大林,这次德黑兰会议其实就是,反希特勒同盟的一次豪门盛宴,同盟国名垂青史的三位政治狠人,终于凑到了一块,这三个人跑到一起肯定是要搞事情的,而且是大事情真是面和心不和,心怀鬼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咱们先说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美国人想在战争结束之后,企图建立他们对全世界的统治,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我要当大哥。
俄媒失望地感叹称,当年美苏领导人会晤可以决定世界未来的走向,而如今一切都变了。苏俄成立之初,西方世界对这个红色巨人充满敌视,二战爆发后英法领导人甚至怂恿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因此苏联最高领导人与当时西方头号强国美国总统的会晤,直到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才得以实现。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8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乌克兰士兵现身苏贾镇。 视觉中国 资料图自8月6日乌克兰军队突然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境内至今已过去整整一个月,双方现在仍然在库尔斯克进行胶着的阵地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