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发展风生水起,付费模式饱受争议。最近,“捡垃圾式刷短剧”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想追剧,又怕被“套牢”,只好“这里刷一集,那里刷一集,拼拼凑凑大结局”。看似玩笑,却道出消费者对短剧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凸显短剧付费模式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追剧一时爽,付费套路广。
近段时间,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吸引了许多观众。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有读者反映自己为看微短剧莫名其妙就付了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为不熟悉电子支付,不知不觉就支付了高额费用。上海静安区的陈女士退休在家,常常拿着手机看微短剧。
中新经纬4月3日电 题:微短剧“套路深”,暗藏哪些付费陷阱?作者 刘晓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几分钟一集,一集中多次反转,微短剧正在以新颖形式快速吸引观众,并迎来行业井喷式的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总裁”“首富”“重生”“逆袭”为关键词的低俗微短剧,不讲逻辑,主打情绪“爽点”。一分钟三个大爆点、每集一个极限的钩子、一个小“爽点”之后马上是一个大落差,付费点往往就设在这里。解锁一集只需两元,但“追剧”上瘾,账单“滚雪球”。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异军突起,迅速成为文娱消费的新风口,付费用户不断增加。然而,在微短剧迅速走红、付费用户不断增多的同时,出现了诱导高额消费、退费难、充值后经常出现内容缩水等问题。这几年微短剧发展非常迅猛,吸金能力也非常强大。
来源:第一财经 3·15老人消费陷阱调查|从免费到花3万多,揭短剧“套娃式吸金”套路短剧市场在近几年吸引了不少热钱,然而其背后的“诱导”消费套路却如同“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消费者。
来源:人民邮电报 《闪婚老公是豪门》《闪婚老伴儿宠我上天》《隔辈亲之千亿萌孙来报恩》……中老年霸总甜宠类短剧火爆全网,剧情吸引了许多中老年人通过各大平台付费观看。然而,短剧平台自动续费、虚假宣传等问题也随之暴露。“钻石”不值钱了?
近日,“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月薪5000元看不起付费短剧”等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将短剧行业的暴利展露人前,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记者调查发现,微短剧爆火背后隐藏着不同平台收费标准不一、部分剧集重复收费等乱象。
原标题:自动扣费 宣传不实 退款无门(引题)收看微短剧 小心别被坑(主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李燕京近两年,付费微短剧迅速崛起。然而,不少消费者反映,在享受这一新兴娱乐方式的同时,一不小心便会落入运营者设置的各种收费陷阱。
来论 没想到,一些人刚愁完孩子沉迷游戏,又开始愁父母沉迷微短剧。据媒体报道,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父母的微短剧订单,订单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甚至还有网友发帖求助,家里老人平均每个月都要充值6000元左右,累计下来竟有4万多元。
“我爸爸看短剧已经花了一万多块钱了!”“这种短剧现在侵害的都是中老年人!”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部分短剧小程序平台利用“免费观看后续”等诱导性广告标语,为中老年人设下了难以脱身的充值消费“连环套”。而这些“连环套”运行的底层逻辑,往往离不开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送。
近日,优酷公布了2024年短剧新分账规则。南都记者对比2023年的短剧分账规则发现,合作方式细分为播前定级和播后定级,对于独家播出的短剧,优酷大幅度上调了单价,增长幅度最高达到167%。同时,增加了“拉新系数”作为会员分账期收入的计算变量。据悉,该规则已经从10月8日开始实行。
近日,据界面新闻、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有消息表示,抖音正在测试短剧付费功能。据了解,抖音短剧的付费模式与付费小说类似,是按集数进行付费,每集最低1元起,支持一次性付费解锁全剧。付费后的短剧可重复观看,且无时间限制。此前,另一短视频平台快手此前也已推出短视频付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