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记者张静)6月13日上午,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十年来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江水丰盈,水流澄澈。
一条江养2亿人,南水北调、引汉济渭都从汉江调水,那南水北调引水10年,汉江会变成“旱江”吗?要知道,黄河的年径流量也不过才560亿立方米左右,更不要说,汉江上还有引汉济渭和鄂北调水两大工程,年调水量分别为15亿立方米和7.7亿立方米,三大调水工程都依赖着一条小小的支流汉江,供水人口超2亿人,那可真是逮着一条江使劲薅。
多年来,为确保“一江清水送京津”,陕南汉江沿线的汉中市、安康市多措并举,关停取缔各类可能造成汉江水质污染的工矿企业和生产活动,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使汉江的美丽生态和优良水质得到稳定持久保护。
日前,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在机械化施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0月25日,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研制的“江汉平安号”(中铁1468号)双护盾硬岩掘进机在郑州顺利下线;10月28日,在四川德阳基地,中铁装备研制的“江汉开拓号”(中铁1466号)单护盾硬岩掘进机也成功通过验收。
【简介】近日,在位于湖北保康县的引江补汉工程输水隧洞8号平洞施工现场,引江补汉工程首台“江汉先锋号”TBM(硬岩掘进机)开始组装。组装完成后将承担引江补汉工程土建4标项目13.61公里长的引水隧洞掘进任务。
有着陕西境内“南水北调”之称的引汉济渭日前进入投产运行阶段,即将全面完工。这也意味着,继引入黑河、石头河、乾佑河等水源之后,西安即将喝上汉江水。01陕西境内的“南水北调”7月9日上午,黄金峡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即将全面完工,进入投产运行阶段。
7月7日上午,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开工项目,引江补汉工程在十堰丹江口市开工。引江补汉是南水北调的后续水源工程之一,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沿线穿越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
10年前,一项跨越千里的世纪工程开始运行。南水北调,一个无人不知的词语,它解决了北方至少1.85亿人口的用水需求,也改变了沿线45座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和自然生态面貌。但也有城市为了保证水源,“放弃”了诸多发展机遇,也有无数人的人生轨迹因此发生了重大改变。
11月8日,“这里是汉江 这里是安康”——安康城市形象推介展示走进北京活动正式举行。作为本次活动的系列活动,8日上午,南水北调十周年安康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北京市南水北调环线管理处亦庄调节池举行。活动现场。
题: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写在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之际。从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取水,穿山引水194.8公里,抵达丹江口水库下游的汉江安乐河口,引江补汉工程联接起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两大“国之重器”,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童彤近日,作为影响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江补汉”工程迎来最新进展。随着2月中旬多臂凿岩台车在湖北省丹江口大坝下游汉江右岸的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安乐河村启动钻孔施工,“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获悉,2月18日,在引江补汉工程输水总干线出口,随着多臂凿岩台车启动钻孔施工,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