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以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德者可立一生!”德,它不仅是我们行走世间的通行证,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正所谓:“厚德载物”,那么这个德究竟是哪几德呢?我们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德行呢?接下来就让诗词君告诉你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一、人无德不立先秦《易经·坤卦》中有个成语“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方能承担重大任务;亦指君子应效法大地,以厚德包容万物。孔子为《易经》注的《十翼》中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即一个人的德行配不上自己的地位,此人必有灾难。
厚德载物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语出《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