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加强植物保育,抢抓育种时机,丰富科普形式植物园 春日忙(美丽中国·春天来了②)武汉植物园郁金香花展。 小朋友在武汉植物园沉浸式科普体验馆内开展植物探究游戏。 武汉植物园花境。 陕西羽叶报春。
复粒稻穗子。受访者供图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近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童红宁领衔的科研团队,破译了学界关注多年的“复粒稻”形成的遗传基础,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路径。
来源:光明网 春天里满树红霞的红叶桃,原来藏着惊人的生存秘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揭开了这个谜题:红叶桃虽然拥有令人惊艳的叶片颜色,却要付出更容易生病的代价,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场“基因搬家”。红叶桃。
复粒稻是一种具有多粒簇生特点的水稻种质资源,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被世界各国陆续报道以来,因其独特的表型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开展了大量研究,最终将控制簇生的CL位点定位在6号染色体一个较大区间内,但一直未克隆到具体基因,复粒稻形成的遗传机制始终是未解之谜。
本文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16(11) : 1183-1199.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由于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胰岛素缺乏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前些日,无意间在某APP上看到一孕妇发布的“求助贴”,自述于孕12周在当地医院做B超检查提示NT厚度3.5mm,随后第二天即奔赴北京,并于某医院的产前诊断中心再次B超,仍提示NT厚度3.9mm,随即听从该院医生建议于咨询B超结果当天就做了绒穿。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6日电 (记者 吕杨)记者16日从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以下简称“四川脐血库”)获悉,该库HLA组织配型实验室新发现了31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并被分别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