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第十八届深圳文博会山西展区,在展区醒目位置的是用3D打印技术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0窟的局部佛像,千年石窟的岁月痕迹触手可及,借助科技,1500多岁的云冈石窟“活起来”并且“移形换位”来到两千多公里之外的深圳,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拍照留影。
为持续加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力度,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确定30个传统农业系统,其中包括山西长治党参栽培系统(长治市平顺县、壶关县)、山西浑源恒山黄芪栽培系统。
11月4日晚,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山西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
山西日报记者李宏伟 杜春春报道 11月4日晚,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4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成功入选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
来源:【宁夏新闻网】平遥古城街景。黄河新闻网记者钱龙摄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马子杰)12月18日,参加“万里山河路”暨第十九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网络主题活动的中央和地方网络媒体编辑记者、网络名人走进平遥古城,探寻它曾经的繁华和正在发生的万千故事。
6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深圳文博会上,山西携本省世界文化遗产文创精彩亮相。 在山西有4项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为: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和长城。前三项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分布于山西,长城部分段分布于山西。
本报太原11月6日讯(记者张文华 实习记者刘迎春)近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4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成功入选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11月25日第6版图片版位于中国北部的山西省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因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近年来,山西积极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优势,约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