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薇薇 李梦瑶 记者 李楠)“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起点,在美丽奋进的南京工程学院,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起点、新征程的满满动力和沿途的美好风景。”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大一年级的小赵同学心潮澎湃,刚满18岁的她参加了学院精心组织的成人礼活动。
2023-09-10 16:29来源:央视新闻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老师发动“神技能”讲知识点,学生展示“特殊才艺”让老师大开眼界;老师满满“套路”劝学,学生一眼识破然后“上当”。师恩难忘,和老师笑着闹着我们就长大了。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师生情谊!曾经的学生,如今跨越千里来到南京,变成了同校的学妹。这几天,各大高校新生陆续入学。在河海大学2023级本科新生报到现场,来自西藏自治区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白玛央金和荷丽梅跨越千里,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滕一韬最近两个多月,位于浙江杭州的天元公学西站校区内,总能看到这样的温馨一幕——每当沈铭老师往返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这段上下课的路总会被学生们簇拥着。有的孩子帮忙拿课本,有的孩子则帮忙拿水壶,还有的小心搀扶着她稳步前行。
来源:【三秦都市报】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怎样才能做到谆谆教诲,润物无声?怎样才能实现思政课理论与趣味兼备?如何让学生用兴趣探索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呢?这已成为了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日前,两个新闻提供了美好师生关系的解读“范本”。3万字手写信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真诚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必杀技”,师与生的坦诚相待、真情相伴,是教与学、传与授关系之外的时光馈赠,留下了青春岁月里的温情故事。
被称为“Z世代”的00后们,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真实诉求是什么?如何分配时间?偏好哪些学习习惯?为什么还有时候会选择低头刷手机、对上课置若罔闻?又期待老师给予哪些支持?这些问题,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一场“非典型”的上海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教师培训上展开了热议。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 徐雪莹 杨程晨)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结束行程后,岛内出现一些阻挡两岸交流的政治性言行。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1日在北京指出,台湾各界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这一场双向奔赴的青春之约。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近段时间,一个短视频很火。短视频里,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暑假支教结束,乘坐大巴离开。孩子们在大巴途经的桥下等候,骑自行车相送,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视频里,看着一路骑车相送的孩子们淳朴而真挚的笑脸,笔者瞬间被感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陈练从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揭牌成立至今,开放大学经过40多年的探索,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种新型高校以“探路者”的姿态,向社会展示出蓬勃生命力——面向全民,有教无类,努力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电影《老师,别哭》终极预告)(电影《老师,别哭》终极预告9月8日,“首映在广州”《老师,别哭》首映礼在广州举行,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200多名观众先睹为快。“好哭好笑好减压”“满屏的美景让眼睛舒服极了”“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是参加首映礼的观众给予《老师,别哭》的高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