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城池的地方,大多建有城隍庙,敬有城隍爷。可城隍爷到底是个什么神灵,为什么要敬他,却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祭祀,是《周礼》所记载的八神之一。《周易·泰封》曰:“城复于隍,勿用师”;《易经》又言:“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语言更是如此。“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地闲话》。今天,你将听到的是《陈行:沪谚汇聚之地》节选。今天,人们论述沪谚,必定先要提及当年的上海县陈行镇。
公元555年,北齐慕容俨镇守邺城,被南朝梁军包围并截断了水陆供应,形势危急。“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在此危难之时,将帅别无他计,只能率众祈祷。城隍灵验,兴起风浪,冲破了敌军在水道中设置的障碍,北齐军队转危为安。
这回呢,咱们说说这个城隍。很多地方呀,都有这个城隍庙,特别是这个上海,那儿的城隍庙最有名,一般去上海旅游的,这个外滩呀,城隍庙呀,这都是必去的地方。那这城隍庙里供的城隍爷,到底是什么神呢?咱们呀,先说说“城隍”这俩字儿,城呀,就是城墙,隍呢,就是指那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