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不同场合的报告、演讲、文章、讲话、书信等中,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社会生活的常理、哲理,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的学理、真理,揭示了国家治理的道理、原理,在社会生活“小常识”与国家治理“大道理”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今天闲来没事看舌尖上的中国,这一期讲的是陕菜独门绝技:花打四门,视觉上的陕菜烹饪技法花打四门:烹醋燎火,火随菜转,菜随瓢走,前推后翻,左捭右阖,这样的烹饪下,菜肴向四面八方翻起,东西南北四野八荒之义蕴含其中,飞火炒菜,花打四门,大开大合,焰势磅礴,炒出来的菜绝对鲜美无比。
治大国若烹小鲜,其中蕴含的道理用在教育上一样适应:对孩子进行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续渐进,不能像炒菜时炒的过猛:生活中孩子们的各种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家长们给孩子报过多的辅导班,老师们给学生们讲过难的题,社会层面上营造的各种状元等等。
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圣人“老子”对治大国的描述,一个国家的长期稳定,“治大国就如同炸小鱼”,炸鱼时不可以来回翻动,否则鱼就烂了,治大国也是同理。要能登高望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周君王看到衰微的国都战争连年,君王让老子给建议治国之策,如何能做一个明君?
治国与做菜的道理有相似之处,必须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治大国如烹小鲜”,提到这句流传几千年的名句,人们都会想到伊尹。《史记》卷二《殷本纪》载,商汤娶有莘氏,伊尹作为陪嫁的厨臣,“负鼎俎”,来到商汤身边,通过精湛的厨艺,献“鹄鸟之羹”(天鹅羹)得到商汤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