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会有私心,没有哪个人会傻到完全为别人着想,而把自己抛到脑后。承认人的私心所在,这是我们成熟起来的必要步骤,不要高估人性,不要高估自己在任何人心目中的位置,看清楚了人心的复杂,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如此我们才不至于会太失望。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言:“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他的这种思想不仅在以“奉献”为主流的儒家文化潮流中显得格格不入,就是放到现在也是一个异类,在人们惯常的教育中是不能自私的,否则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更罔论获得事业的高成就。而实际上我们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是往往感受不到情感上的愉悦,更多的是被动的压抑和痛苦,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自身的真实的需求,违背了本性。
“你可以是一位重要的球员,但不一定就会成为好的教练,在球员时期,我太自私了,我只照顾我自己。现在我必须照顾孩子们,支持他们,并且会和他们交流,如果你没有一个理解你的人,这很难,我想成为他们身边的那个人。
不是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自私都是后天形成的,我们可能有这样的印象,孩子特别小的时候,他手里要拿一个吃的东西,大人给他要,他毫不犹豫的就给你,但是等孩子稍微大一点,他要是有好吃的东西,大人给他要,他就不愿意给你了,可见自私的个性是后天形成的,那自私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来自一位女性朋友的倾诉,她说看到身边的人陆陆续续都结婚了,才发现原来真的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争先恐后给你催婚,但是自己始终进入不了角色。心里总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多山河没看,十几岁立下的那个踏遍祖国山河的梦还没有实现,不想结婚困住自己。
我感觉我是一个特别自私的人,很少给家里人买礼物,尤其是生日或者重要节日,其实我都记得日子的,还有家里人生病了,我心里很难过(不严重,就比如感冒之类的)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口头问过,关心过,但是我确实听到他们一阵阵咳嗽难受的样子,我也很难受,我跟担心我以后会变成很自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