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修订M1的统计口径,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纳入M1的统计中。修订后的新口径在2025年1月启用,数据预计于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消息一发布,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12月2日,人民银行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 12月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中国人民银行12月2日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新修订的M1预计将于明年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
6月14日,央行披露5月金融数据,其中5月狭义货币(M1)增速引发关注。5月末, M1余额为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连续两个月的快速下行,以及同比的负增长,均为历史首次。M1是什么?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12月2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题:M1统计口径“纳新”有何考量?新华社记者吴雨、任军中国人民银行2日发布公告称,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此次M1“纳新”,有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被纳入新统计口径。这是出于何种考虑?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什么是货币供应量?又为什么要修订M1?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是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总体偏弱,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金融总量指标增速稳中有降,各方面关注度非常高。11月8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其中特设专栏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以科普的形式回应市场关切。
明天又是每月LPR公布的日子,贷款利率是稳还是降,不仅是市场在关注点,也是涉及民生的大事。预判LPR的走势,有几个重要指标可看出端倪,首先从社融数据看起。居民爱存钱日前,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