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公元前196年,大汉王朝建立不久,长安城内一片喜气洋洋。高祖刘邦正在太极殿举行盛大的论功行赏大会,文武百官济济一堂。谁知这场本该皆大欢喜的庆功宴,却因刘邦一句看似无心的比喻,埋下了日后汉朝覆灭的隐患。
汉朝第一功臣到底是谁?你的第一反应也许是韩信、萧何、张良或是陈平等等中的其中一位,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是军功最高的曹参。曹参的功劳既然是最高的,那为何只被评为汉朝第二开国功臣,而第一开国功臣是萧何呢?话说汉高祖五年,灭项羽之后,刘邦称帝,论功行赏,封赐功臣的时候。
说起汉朝第一功臣,很多人以为是韩信。至少也该是萧何、陈平或者樊哙。其实汉初公认的第一功臣并非这些人,而是另有其人。然而刘邦却将他比作狗,予以打压。刘邦没想到的是,400年后,此人的子孙却夺取了汉朝天下。此人是谁?刘邦为何要这么对他?他那篡位的子孙又是何人?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武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但在鸿门宴里,当刘邦借上厕所欲逃遁却又为要不要和项羽道别而犹豫不决时,是因为樊哙的一句话而下决心立即逃离的。《史记.项羽本纪》有记载: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