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街头巷尾有不少小吃摊,虽然简陋但是味道却不差,因而深受食客欢迎,成都有一位87岁的婆婆在街边卖蛋烘糕,婆婆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性格爽朗,说话直,脾气爆,但做生意很实在,特别舍得给料,每次都会问客人够不够,有客人说:“婆婆,你给的料太多了”,而奶奶则声称:“包的让你拿不起走”。
“蛋烘糕,好吃又便宜,快来买!”在成都大学后校门,时常会出现一个烤卖蛋烘糕的洋小伙,在他身边还有一位负责收钱的中国婆婆。前日,这一老一少搭档卖蛋烘糕的照片被上传至微博,引起网友热议。这个26岁的英国留学生斯考特,为何会帮老婆婆卖蛋烘糕呢?
老地方蛋烘糕它对于普通吃货来说就是蛋烘糕,对于成都十八中白果林校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来说却是殿堂级的存在。十五年屹立不倒,它不知道喂饱了多少学生的胃,当年不知有多少高考生是靠着蛋烘糕撑过了晚自习(越说越夸张了……),“老地方”这个名字大概也是为了回应当年那么多莘莘学子的回忆起的吧。
不过因为一些原因,现在的路边摊越会来越少了,伴随着我们从小长大的味道也渐渐地消失,而这家卖了二十多年的成都当地传统小吃,是一位年满80岁高龄的婆婆,如果看见了她的路边摊,且吃且珍惜,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也会消失不见了!
“蛋烘糕,又好吃又便宜,快来买!”在成都大学后校门,时常会出现一个烤制、叫卖蛋烘糕的洋小伙。在他身边,有一位负责收钱的中国婆婆。今日,二人搭档卖蛋烘糕的照片经网友上传至微博,引起网友热议。这位颜值甚高的26岁英国留学生斯考特,为何会帮老婆婆卖蛋烘糕呢?
1、蛋烘糕东门篇新华公园聋哑婆婆蛋烘糕地址:成华区新华公园巴蜀大宅门旁聋哑婆婆的蛋烘糕小摊,一直都驻扎在新华公园附近。边缘焦香,内里绵软,皮皮是最舒服的。有十几种馅,也可以把几种馅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创造无数种味道。用蜂窝煤炉子烘出来,依然最爱奶油肉松口味。
成都,作为美食之都,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大小餐馆,有各色美食扎堆的美食街。这些美食和餐馆的背后,是为之付出努力的老板、店长、厨师和每一位普普通通的员工。有些店,一直开在不太为人所知的小街,有些人,一直持之以恒做着好吃的东西。像朋友一般闲聊,分享某家店和某个人的故事。
用打火机点燃便携炉灶、喷上油,然后舀起一勺面浆倒在平底锅里,接着一边用洪亮的声音询问顾客要什么口味的蛋烘糕、一边转动手中的小锅。眼前的奶奶虽然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但她精气十足,有条不紊地烙制着蛋烘糕。“我今年77岁了,既然身体还行,那就出来摆摊减轻下家里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