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年前的4月9日,美军攻占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这个曾经富裕的中东国家陷入无尽的战乱冲突。△2021年1月18日,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的一些地方仍满目疮痍有人形容,美国不是在发动对外战争,就是在发动对外战争的路上。那么,谁在美国无尽的对外战争中大赚特赚?
战争是美国的经济支柱之一,而战争的背后,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拿杀人当做经济支柱,这句话虽然听起来让人后背发凉,但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涉及到国防工业、军火公司、以及政府部门等等。
漫画作者:谭希光(人民网版权图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对美国来说,战争是笔大生意。在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驱动下,美国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制造战乱与冲突,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通过将武器输送到战场,美国源源不断地获取金钱。
漫画作者:马宏亮(人民网版权图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对美国来说,战争是笔大生意。在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驱动下,美国不断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挑起冲突,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只要战争不结束,美国的军火商就一直有生意做。
漫画作者:马宏亮(人民网版权图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对美国来说,战争是笔大生意。美国军工复合体热衷于“烹制战争”,将武器送往世界各地,通过制造冲突、挑起军备竞赛以获取高额利润。为了能让战争继续,军工复合体等利益集团甚至将钱花在游说政府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25家军火商日前组团窜台,与民进党当局举行所谓的“防务论坛”。对此,台湾各界各团体代表抗议“战争贩子,兜售战争”,反对“倚美谋独,引狼入室”。近段时间,美方不断变换手法,炒作所谓“大陆威胁论”,意在挑拨两岸对立、向台湾地区倾售军火。
62年前,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警告世人:军工复合体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今天,军方、防务承包商和政客之间利益交换的戏码仍在美国持续上演。“游说—军费—武器—战争”——这一链条让许多国家陷入战乱。而在这链条上流通的,是沾满鲜血的金钱。
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兴起于二战之后。在冷战过程中,美国经济与军队的捆绑加强,美国500强企业大部分成为国防承包商。整个冷战期间,美国国防支出高达10万亿美元,直接受益者便是军工行业。当时就有人大声疾呼:美国经济已成为“绑在战车上的附庸”。
这些行业顶级团队联合收割世界,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复合体。1961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告别演讲当中曾经说:在当时的美国,人们要特别注意,有一个新的利益集团正在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这个利益集团就是军工复合体。
近一两年来,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动不断升级。《环球时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在这背后有着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身影。从炒作南海议题操纵舆论到在菲律宾开展宣扬“中国疫苗有害”的抹黑行动,美国军工复合体不断推动菲律宾反华,加剧菲民众对中国的误解,同时把菲律宾推向爆发更大冲突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