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刚刚结束的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传递出一个积极信息,中国经济的恢复进程为世界经济复苏提振信心。见怪不怪的是,一些英美媒体还在老调重弹地唱衰中国制造业,甚至引发国内居心叵测的个别人随声附和。中国制造业到底处于何种情况,值得研究者深入一线多方位调研。
6月1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出台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文最核心一句话,就是到202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相似的情形出现在7年前。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不由发出感慨:“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质量发展就要体现在这里。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我常说两个必保,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
12月28日,位于广州番禺的广汽埃安工厂,第100万辆整车下线。而就在上个月,广汽埃安汽车销量达41567辆,同比增长45%。这只是新能源汽车加速奔跑的一个缩影。在智能化、电气化趋势的带动下,汽车产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制造业向着科技企业全面转型。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程鹏,刘艳美上海正在发生新一轮嬗变。 招商领域尤为显著。去年,上海频频主动、高调招商,特别是放下身段,“反向”前往成渝、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让外界看到上海 “从坐商到全球行商”的转变。
●南方日报记者 周欢抓项目、大招商、抢订单……当下,全国各地围绕制造业掀起比拼竞逐。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地方的共识与行动。前不久,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
北京,3月8日——全国两会正在火热召开,养老、带娃、住房、环保、AI这些关键词霸榜热搜。老百姓最关心的5件大事,报告和代表们都有新回应!1. 经济靠科技:机器人、5G要发力喊出“用科技推动经济”口号,重点砸钱搞人工智能、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