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英豪 近日威海市民田先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反映称,2022年为孩子在荣成中公教育签订公职类考试通用全程协议并缴费23900元,合同约定如果未被录取一次性退费18000元。得知未被录取后田先生多次要求荣成中公教育履行协议,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田先生并没有得到一分钱退款。
记者 李英豪近日,威海市民田先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反映称,2022年1月27日,自己为孩子在中公教育签订公职类考试通用全程协议并缴费23900元,合同约定如果未被录取一次性退费18000元。6月得知未被录取,田先生多次要求中公教育履行协议,可对方一直没退,已经拖延了一年多。
(见习记者 徐晓磊)近日,“壹粉07571104”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发来求助,2022年8月自己报名了济南市平阴县中公教育的卫生类事业单位协议班学习,共交纳22900元学费,合同约定学费“不过包退”。
记者 | 刘珂君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红星新闻·成都商报·成都儿童团联合黑猫投诉自3月1日起开始启动315特别报道,开通教育消费维权投诉平台,共同聚焦教育消费者权益,让教育消费天下无“坑”,共创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最近有不少街坊在咪兔+App向我们爆料,说他们在中公教育培训机构交钱上课,准备参加教师编制考试,当时机构承诺考不上就全额退还学费。但是现在考试结束了,不少没考上的学员申请退费也已经将近半年,却还没有收到机构的退款,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 李英豪)近日,威海壹粉田先生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反映称,去年1月,他花费23900元为孩子在荣成中公教育报了公职类考试通用全程协议班,合同约定若未被录取一次性退费18000元。6月得知未被录取,田先生多次要求荣成中公教育退费,但对方一直未退。
活动现场发布了10个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其中一例涉及到“中公教育”保过班。典型案例中披露,张先生向“中公教育”培训机构报名参加“理享学”培训班,双方签署的培训协议约定:培训费以贷款形式支付,如学员未能通过当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全额退费。
近日,有网友在「啄木鸟投诉_315投诉_投诉维权_中国网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发布了关于「 中公教育」的投诉,内容如下:本人于2021年10月20日报名 三门峡市中公教育《2022年网校事业部河南网校省考OAO在职周末笔面试协议班(退转-7天7晚-25060-Q》,交费于25060元,于2022年8月2日申请退款共25060元,至2023年1月16日已过去5过多月,未按照合同约定于45个工作日内退款,已超过合同退费时间,至今还未退款!
记者 王钟玉近日,潍坊高密的壹粉李女士通过壹点情报站向记者反映,2022年10月,她花费近5万元为孩子报名了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公教育)课程,截至2022年12月,孩子一节课都没上成,随后李女士要求退款。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主题立足主责主业,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同共治,打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着力解决影响消费信心的难点堵点问题。我们每一位消费者都有责任一起维护好市场环境。
在一年一度”315”来临之际,A股市场也迎来了股民索赔“315”。2020年3月1日起实施的现行《证券法》和2022年1月22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无疑为投资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