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 为全面系统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于6月初发布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通知。
人人都有生病的时候,人人都去找过医生看病,我们对疾病对就医的观念可是非常影响康复,影响治病的效果的:盲目信任医院,相信现代医学:看病就医也要独立思考,不能过度的信医生说的话,不能过度的医疗,过度的相信现代医学。
中新网上海1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13日发布最新市民健康素养监测(简称:素养监测)情况。2024年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09%,创历史新高并实现17年“连升”。与此同时,上海成人吸烟率连续13年呈下降趋势。
小编 在公立医院奋战了十几年,深知这「看病难、号难挂」的常态让人抓狂。朋友圈天天刷「挂号难」,但凡事因果循环,咱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真能做到「看病不用排队」,那背后的代价各位医务同仁们想过没?首先,医生看病不是流水线。再说说资源紧缺的现实。
在咱们国人心中一提到看病,就想到了“看病难”的问题,不少人可能会眉头紧锁,心里泛起一阵无奈。但今天,我要跟大家聊的,可能是一个颠覆你传统认知的话题——在中国,看病难,或许并非你想象的那样难以逾越的鸿沟,它更像是一只被夸大了的“纸老虎”。
1月13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最新市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2024年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09%,比上一年提升1.6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并实现17年“连升”。此次共调查23558名15岁-69岁城乡常住居民,覆盖全市16个区。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8日电(王美淇)为贯彻落实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一院一策”和“红包”问题“回头看”工作,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持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多措并举打击收受“红包”行为,深入推进无“红包”医院创建工作,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陈奂均(重庆大学)先交钱后看病,一直是去医院看病的传统做法,用于保障后续治疗费用。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信用就医模式,减轻患者就医压力。但这也给医院带来一定资金隐患,需要配套相关风险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