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时掌管特斯拉、SpaceX和Neuralink的科技狂人,过去10年23次公开警告AI威胁,却悄悄布局了11家人工智能公司。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个让马斯克又爱又怕的AI时代,普通人该如何抓住机遇?
潮新闻 见习记者 吴馥梅 记者 朱高祥“亲爱的Feli,欢迎从数位(码)世界回来!”近日,台湾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的新闻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视频里的包容(包小柏女儿,英文名Feli)不仅可以对话,还能为母亲唱生日歌。
物理学家霍金在世时曾警告称:“人工智能的崛起将是人类文明的终结。”伴随着ChatGPT在全球的广泛普及,也引发业界对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进化出意识的大讨论。专家认为,意识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介入人类的精神活动。
用AI“复活”逝者引关注。视觉中国供图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席聪聪 记者 李若一今年春节期间,罗佩玺瞒着妈妈用AI技术“复活”了外婆,她将妈妈现在的模样和外婆留下的老照片合成在一起。时隔60多年,妈妈和外婆终于又“见面”了,这是她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本文刊载于2024年3月19日《青年报》第4版:都市知名音乐人包小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复活”已故女儿,并让女儿给妻子“唱了生日歌”。这给了包小柏夫妇莫大的情感安慰。然而,近日,乔任梁的父亲乔康强却公开喊话,批判利用AI“复活”的做法是伪善的。
记者 陈晨 徐宁清明前夕,AI数字生命从业者林志直呼:服务器压力好大!社交平台上,AI“复活”亲人的相关话题,热度持续上升。AI“复活”,指的是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使用者提供的照片、声音、性格等信息,复刻、生成数字人。
关于人类通过科技实现长生不老的时间,不同专家有不同的预测:- 2029-2032年:入选《时代》杂志“AI百大影响力人物”的科学家库日韦尔预测,2029年AI的能力将超越人类,2032年左右人类将实现“回春”,即每经历一年时间,实际上会变得更年轻,最终可以活到500岁。
埃隆·马斯克在CES 2025访谈中语出惊人:“AI将在3-4年内完成所有人类认知任务,人类可能沦为数字时代的‘家养宠物’!”马斯克称“未来十年,人类可通过芯片直接下载记忆”。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人类脑机接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