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种树,每年都能结出不同形状的果实,根据果实形状能够预示来年的收成。这是郑和下西洋研究中一个有趣的传说,这种树叫做“五谷树”。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 熟悉明初郑和下西洋历史的人都知道“五谷树”,五谷树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
104种水果的前世今生,串起中国7000年的历史变化。秦汉时期,人们将葡萄石榴枣子视为充饥粮食,水果正式走向中国人的餐桌;魏晋南北朝,蟠桃被赋予长寿的意义,成为寿宴常客;唐贵妃“日啖荔枝三百颗”,让这一南国果品美名远播。
郑和:航海家、外交家、美食家郑和作为明朝杰出的航海家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二到三年人数多达二万七八千人如此大规模的远航后勤保障是一个重要问题科教授一直好奇他们在船上会吃些什么呢?柴米油盐酱醋茶,你想要啥就有啥综合各种文献记载来看,郑和船队的食物还是比较丰富的。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博古知今工作室】“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说,开放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胸怀和决心。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同西域国家的使节往来。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大量销往西域,同时也带回了西方的葡萄、石榴等物产和文化。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易帆/文 陈卫东/图北纬18度至20度,这是海南的地理纬度,也是世界芒果的核心种植区域。热带气候充足的光热条件为芒果的生长提供了先天的优势,数据显示,芒果的种植面积99.25万亩,产量83.08万吨。
历时近三十年,往来三十余国,郑和七下西洋从事的海外贸易,成果无疑是惊人的。郑和取回的宝物,大概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据《弇山堂别集》记载:“其次则内官监太监郑和,以永乐四年率师二万七千人驾海舶斋敕谕金帛行馈西洋,琐里,暹罗等三十余国皆随使入朝,所奉献及互市采取未名之宝以巨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