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话说近日,17岁的中专女生姜萍因在数学竞赛中夺得全球第12名而名声大噪,然而,随之而来的并非只有赞誉,网络上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特别是当她在学校月考的数学成绩被官方确认为83分时,这一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数学全球第12名的中专生姜萍,走不通这4条规则,她成不了数学家。近日,江苏省涟水中专学生姜萍火了!她在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排名第12位,成为历史上首位进入该竞赛决赛的中专生,而与她一起进入决赛的801位选手中,大都来自清华、北大、剑桥、斯坦福等名校。
最近涟水中专学生姜萍在全球数学竞赛初赛中排名12的消息在网上沸沸扬扬,在一众高等学府的学子面前,中专学历的姜萍显得如此传奇且耀眼,一时间她如天赋拉满的绝世天骄一般出现在大众眼前。对比,很多高校学子每年参赛努力学习,姜萍的横空出世如同小说一般,因此也引来了大量媒体的夸赞和关注。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频道)这几天最火的事,莫过于霸榜热搜的姜萍了。作为一个中专生,能够在全球的数学赛事中挺进第十二名,这剧情足以拍一部电影了,简直是现成的爽文剧本。姜萍的事爆了之后,整个帝都妈妈圈都沸腾了,米粒妈的好多群里也都热烈地讨论这件事。
我们大家也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几乎是全民炒高考炒教育,每所学校都是书山题海。但是每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得当中还是以欧洲人为主。我们的高考状元呢?他们到哪里去了?有人说,我们的未来的科学家正在送外卖,这话道出一个事实!我们缺乏发现人才的人,缺乏培养人才的环境!
近日,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在读生姜萍因在全球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受到关注。6月27日,关于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袁新意教授的文章《姜萍事件的疑点分析》在网络上流传。27日深夜,袁新意回应澎湃新闻表示,文章确实是他所写,不过婉拒了记者进一步采访。
前言:姜萍事件愈演愈烈,网友们纷纷化成两派,一派认为“学术必须经得起质疑,姜萍要做出正面回应”,另一派则认为“拒绝陷入自证陷阱,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就好,无条件相信姜萍!”北大袁新意教授发文就在网友争论不休时,北大教授袁新意发布一篇名为《姜萍事件的疑点分析》。
#文章首发挑战赛#江苏涟水县中专生姜萍,一个17岁的农村贫苦出身小姑娘,通过自学高等数学、微分方程,自学成才,一路过关斩将,在阿里全球数学比赛中,力压清华北大、牛津、普林斯顿等一流高校的数学天才,名列前茅,成功入围决赛圈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强烈反响。
“阿里姜萍”事件引发数学界热议。数学专家Richard Xu递交请愿书,要求对姜萍的学术档案进行公正鉴定。但国内数学学者领域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国内教育环境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可以在一年和两年时间内快速培养出像“阿里姜萍”这样的人才。
在姜萍事件引爆舆论场之后,支持者和质疑者都为数众多,这一事件的热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预计激烈的争论还将持续一段事件。6月27日凌晨,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 袁新意在知乎发表长文,题为《姜萍事件疑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