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超过7万字的草案有哪些新提法、新部署、新指标?为什么不预设“十四五”期间具体的GDP 增速目标?城镇化率增幅放缓有哪些考虑?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称“中国社科院”)新增一名院领导。7月28日,澎湃新闻查询中国社科院官网注意到,王昌林现已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此前担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一职。公开资料显示,王昌林,男,汉族,1967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中共党员,研究员。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记者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让我们来听听他的观点。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8日综合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院领导”栏目更新显示,王昌林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1967年1月生,此前担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简历王昌林,男,汉族,1967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中共党员,研究员。
新华财经北京1月29日电 新华社《经济分析报告》1月28日刊发智库读中国专刊第2期,全文如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抉择,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
编者按: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时代的大课题。为求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怎么看、怎么办,封面新闻推出“寻新记”系列报道,通过大调研和深入对话“寻路”新质生产力。为何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何深刻内涵?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根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中宣发[2015]9号),按照中宣部的具体指导,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光明网承办了“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3月5日,全国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2025年经济增长的目标——5%左右。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昌林在对宏观经济多年的研究中,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大约是1.34万美元,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当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这个水平时,经济增速基本都在3.1%-3.5%不等,相较之下,中国以如此大的经济体量,维持5%左右的实际增速,殊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