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让与已逝亲人“再见一面”的愿望成为可能。近日,台湾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利用AI技术,努力使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的故事,引发热议。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在生成式AI发展浪潮下,通过收集逝者生前的图片、音视频等资料,数字“复活”他们的音容笑貌已不罕见。
·90后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长奥马尔·苏丹·奥拉玛将生成式AI视作真正的科技“阿拉丁神灯”。但他认为,这个精灵一旦出现差错,可能会导致一场从未见过的灾难。必须根本性重构AI治理,引导而非阻碍人工智能发展,消除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无知。
李丹丹代表(左)和杨会芳代表就人工智能应用的话题深入交流。本报记者 霍艳恩摄“你看它说的,人工智能的情感算法虽然能够判断老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但必须保留15%的误差,不然老人就会觉得冷冰冰的。”“误差这事在我这儿可行不通,托育AI的安全容错率必须为零!
英剧《黑镜》中有这样一集,女主的伴侣因为车祸去世,陷入悲痛的她,用照片、视频等信息“复活”了伴侣,却陷入了新的情感旋涡。最近,AI“复活”频频出圈,科幻仿佛照进现实。当然,AI“复活”并不能真的“复活”逝者,而是通过模拟的方式将逝者重新呈现。
“我喜欢超现实,我觉得人工智能就是超现实,超越了现实的局限,可以让现实更加广阔。它很像一个艺术家——这种在很多人眼中‘不合理’的东西,在艺术上可能就是合理的,‘不合理’恰恰就是艺术的独特之处,是艺术必不可少的成分。
【编者按】英国当代作家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在《十二字节》一书中试图让我们看到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正在到来的未来。如果我们的意识不寄存在我们的肉体中了,而是寄存在计算机网络上,那我们还算人类吗?
3月5日晚,一款叫做“Manus”的Agent(智能体)产品发布。24小时内,它成为国内AI大模型领域讨论度最高的产品。官方介绍:“Manus是一个通用的AI代理,它连接思想和行动:它不仅会思考,还会交付结果。Manus擅长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可以在你休息时完成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