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是面向大众的消费企业最宝贵的市场资源。近年来,随着消费品牌与公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的绑定程度不断加深,每一次消费产品舆情的出现、演变和定调,既考验其品牌长期建设和应急策略的有效性,也反映了其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中的特征。
上周,澎湃质量报告收到多起关于网购平台的申诉,涉及产品质量、虚假宣传等问题。其中,有消费者投诉称,她在电商平台上买到了实物与网图不符的餐桌椅,且存在质量问题,在提出退货退款的要求后,平台仍坚持完成交易,将付款划至商家。
岁末已至,《消费者报道》推出年终测评盘点特别策划。在过去的2021年里,《消费者报道》继续本着独立、 客观、权威的原则,共计发布了近50篇对比测评报告,内容涵盖了食品饮料、日化美妆、数码家电等众多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了科学、权威的商品及服务质量信息和价值信息。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如下:作为消费复苏后的首场年中大促,2023年“618”在不同维度的“围观”中落下帷幕。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618”全网总体销售额7987亿元,同比增长14.7%。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汪健针对“带货原切牛肉卷被质疑是合成肉”一事,1月17日,网红李维刚在抖音上发布视频再度回应称,日前,接到部分消费者投诉,称买到的牛肉卷疑似非原切,非额尔古纳市金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3月6日,珠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了2025年“3·15”信息通报会,公布了一批2024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各案例涉及医疗美容、汽车消费、宠物消费等消费类型,其中商家诱导消费、不明码标价等现象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