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家庭日,区妇联持续展播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家庭故事,让我们走进身边的典型,讲述身边的故事,以引导更多家庭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家庭建设,全面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正月初三 21口人四世同堂在农村老家大团聚什么是年?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但其中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回家过年。不惧漫长的路途,满怀喜悦地奔赴,春节赋予了“回家”这个词语更加生动的含义。从城市到乡村,万家灯火辉映着锦绣山河,家长里短温暖着如歌岁月。
编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实施,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廉洁文化进家庭”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思想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汇聚和弘扬家风家教正能量,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王绍伟 通讯员 王真真 杨国栋)俗话说:“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然而,在宝丰县李庄乡,就有这么一位穿越了一个世纪的百岁老人。老人四世同堂,媳贤儿孝,上行下从,在当地传为美谈。
在新华区杜北乡上京村,居住着一户四世同堂的人家,家里的“掌舵人”是81岁的老党员高盼全。早在上世纪70年代,高盼全家就被杜北乡评选为“十佳文明户”“双文明户”,他家卧室的墙上还贴着当年杜北乡颁发的奖状。
“妈,您喝点水。”刘金香为婆婆递上杯子,丈夫赵复顺默契地扶着母亲坐起坐稳(如图)。老人虽然瘫痪在床,但是气色很好,神志清醒。“这些年来,我妈大多靠她照顾,很多时候,她比我这个做儿子的还细心。此外,她还要照顾一家老老小小,是这个家的功臣。”赵复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