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11月1日讯(通讯员 刘贵雪)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34岁的韩愈,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因为有感于弟子李蟠“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留下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传世教育至理名言。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个小孩子在讨论太阳距离的远近问题,孔子是一个智者,面对两个小孩子的议论,他没有轻视,仔细倾听后,认为他们说的都十分有道理,所以没有轻易判断谁对谁错。
老师这个称谓,早已经走出校门,变成了“万金油”式的称谓。见人就叫“老师”,是常见的现象。最近,央视网在微博发起了一个“你会经常用‘老师’称呼别人吗?”的投票,有十万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选择“不会”和“不太会”的比例高达67%,但仍有三分之一的人会经常称别人老师。
#时事热点头条说#9月10日,又是一年教师节。作者:洞见yy清人蔡世远在《古文雅正》里说:“师道立则善人多,然唐时诸人鲜推尊为师者,独有一韩子。”中唐时期,很多士人都崇尚权力与金钱,唯独韩愈始终坚守古道,以学识为重。公元801年,韩愈调任国子监博士,负责教导大唐有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