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流脑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并引发市民热议。什么是流脑?有哪些表现症状呢?日常该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贵阳市妇幼保健医院专家,专家提示:流脑可防可控,尽早接种疫苗是关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疾控专家建议,接种疫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场所泉州网2月23日讯(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陈大贤 陈文同)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春季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很重要。春季是流行性脑膜炎的高发时期。
来源:【厦门日报】不久前,西宁市有2名学生因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该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据了解,目前我市未发现相关病例。那么,什么是流脑?要如何预防?厦门市疾控中心昨日表示,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是控制和预防流脑传播最有效的措施。
南都讯 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具有冬春季多发,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随着近日关于流脑的话题冲上热搜,广大市民对流脑的关注程度持续提升。流脑具体的发病症状有哪些?市民在生活中应当如何预防?
什么是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或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全球范围内流脑病死率超过10%,致残率高,疾病负担严重。流行特征如何?传染源包括健康带菌者和流脑患者。
4月9日,“武汉疾控健康宣传”微信号发布提醒,流脑进入高发期,疫苗接种很重要。武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专家介绍,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一种多发生在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每年2至5月为发病高峰期。目前,正是流脑的高发季节,为了做好预防,掌握流脑这些知识很重要!
冬春季节,“流脑”高发,因发病急、进展快、传染性强、隐性感染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对低龄婴幼儿危害较大。怎样预防流脑?日前,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免疫规划专家为家长详细解读。◎什么是流脑?流脑也就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所造成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进入高发季流脑感染后发病进展非常迅速临近开学“神兽归笼”托幼机构、学校属于人群密集区域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市民要加强防范国家疾控局发布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全国分别报告流脑21例和17例。
“孩子确诊脑膜炎的第一个晚上一直哭,我们的心揪着疼。”“如果当时我的孩子没有感染流脑……可是,没有如果,从未想过,从侥幸到懊悔,中间只隔着一次高烧。”每个父母都想把最完美的爱给宝宝,但脑膜炎从来不会因为你的侥幸而对孩子敬而远之。
原标题:接种流脑疫苗 保护儿童健康中国甘肃网7月10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田小东)发热、恶心、呕吐......你以为只是小感冒?心里想着扛扛就好了,没想到实际上却是感染了脑膜炎奈瑟菌,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脑”!
盛夏七月,气温升高,给细菌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6月5日和26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某中学八年级(5)班2名学生先后因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新京报讯 据北京疾控官微消息,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脑隐性感染率高,人群感染后仅约1% 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普通型流脑如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则预后良好 ;暴发型流脑病死率较高;婴幼儿及老年人预后较差。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
本文内容参考整理于2024年6月更新的美国疾控中心官网资料和2021年8月更新的第14版《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对美国目前使用的流脑进行简要介绍。2017年,四价流脑多糖疫苗Menomune在美国停止使用,至此流脑多糖疫苗就彻底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