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年江苏计划总量4058人,较去年增加近140人,省内计划近几年连续增加,从投档情况看,江苏考生对南信大保持了极大的关注,生源数量充足,质量稳步提高,600分以上考生46人,物理类最高分618,历史类最高分580,各专业组录取最低分及位次均比去年明显提高,学校优势继续凸显。
记者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了解到,2023南信大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正式发布。即日起至5月10日(5月10日24时报名系统关闭),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进入报名网址http://bm.chsi.com.cn/进行报名。
这些报考问题,你都了解了吗?关于南信大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综合评价是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文化分、高校考核结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的特色要求等多个维度,建立健全多位一体的人才选拔综合评价体系。
扬子晚报网5月9日讯5月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布了2020年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备注:2018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作为国科大签约合作的第一所地方高校,学校将与国科大开展全面深入的校际合作,进行本-硕-博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实现协同育人。
2月2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统计显示,江苏省为南信大2022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其中,研究生江苏省内就业占比为62.17%,本科生江苏省内就业占比为67.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隶属原中央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隶属原中央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扬子晚报网6月13日讯(通讯员 莫旭洋 梁艳枝 张亦宁 记者 杨甜子)6月13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考核开考,共有6000余名考生参加考核。此次考核以综合素质面试形式进行,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潜质、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招生代码:110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A类建设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有9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2022届本科生深造率达到42.60%,硕博点涵盖所有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