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志鹏3D打印砂型。 受访者供图陈庆文查看3D打印设备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史志鹏摄增材制造,又被称为“3D打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建筑、艺术等领域。而进行增材制造的“魔术师”在2022年6月有了正式名称——“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
首轮比赛的印度感觉天都塌了,上来就是三帝打印。一个是六边形战士双圈大满贯马龙,一个是刚刚晋级的超级大满贯樊振东,一个是随时爆炸的高压煤气罐钮钴禄氏高压锅王楚钦。之前 14 亿人骂,现在变成了 28 亿人骂。
打印食物、打印火箭、打印汽车……3D打印万物。《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史佳庆 编辑陈融雪上海,中国首家 3D 打印文化博物馆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样式发布。除体现学校航空、航天、航海的特色外,该录取通知书还藏着一份“惊喜”。
高大的3D打印机旁边,技术人员输入参数和指令,可移动喷头逐行喷射调配好的“墨水”,像制作蛋糕时奶油裱花一样层层叠加,快速平整,将电脑中的“图纸”设计数据精准打印成实物。实物可以是砂件,也可以是金属件、陶瓷件、塑料件;可以是零件,也可以是完整的产品,还可以是精美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