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龙舟竞渡时。“逆水赛舟”是广东阳江(江城)龙舟的特色,江城传统龙舟也因此自成一格,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制。阳江“造龙舟”世家的第九代传人周世赏,是江城传统逆水龙舟制造技艺传承人之一。造船似乎融入了周世赏的基因。6岁起跟着父辈学艺,年逾古稀的周世赏与龙舟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
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新开口码头濒临渤海,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祖祖辈辈大多以捕鱼为生,相伴而生的造船业也比较发达。制造渔船,俗称“排船”,是沿海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使用材料以木料为主。今年66岁的刘希良,是当地一位从事木船制作工艺48年的老手艺人。
65岁的阿土师傅是福船的第六代传承人,明代起,他的家族就在福建漳州月港造福船。海澄崇兴郑氏造船家族第六代传承人 郑水土 阿土师傅:我做船大概有53年了,13岁就开始做了,这个手艺就是我祖先一代一代留下来的,到我这代是第六代了。
大船、小船,一辈子做船有这样一位老船长15岁成为船厂工人30岁当船厂厂长退休后一直匠心船模制作丰富的造船经验让他成为阳江渔船史的一本活字典他就是造船老匠人谢计开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雕工挺拔的桅杆精确的比例…...
最近,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出水。根据古船年代和长宽比例推测,该艘古船可能为沙船。在崇明中兴镇滧西村,有一位崇明沙船制作的传承人沈企忠,会制作“同款”古船。走进沈企忠家,记者马上就被几艘制作精良的船模吸引。
在海边出生,以海为生以前他造木帆船现在他做全仿真船模用一门手艺传承了同安梭船文化今天一起走近陈建民听听他的“船”承故事人物名片陈建民,1969年生,同安丙洲人,同安梭船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4岁开始造船,从大帆船到小船模,40多年来,造了上千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