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措施。推进这一便民举措,需要明确互认医疗机构范围、诊疗项目、技术标准;建立互认共享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形成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
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董兴生在医疗服务中,检查检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患者在一家医院完成检查后,若在短期内前往另一家医院就诊却不能直接使用已有结果,还需要重复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成本、降低了诊疗效率。
来源:经济日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为医疗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正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效率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常被要求重新检查。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近来,国家卫健委持续完善与检查检验互认相关的政策体系。但医院之间检查检验结果并非能全部实现互认,哪些情况无法互认?11月2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作人员介绍相关情况,并明确接诊医师可进行重新检查的六种情形。
近日,上海、江苏实现本地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从2006年首次提出,到今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已走过18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澎湃新闻记者 张依琳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门11月27日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要求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一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以推动检查检验的水平趋同和结果互认作为工作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11月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互认的项目超过100项,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分别达到了481项、478项和443项。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将在全国层面进一步提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其中,“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相关内容的落地和操作路径在业内引发多方探讨。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杨焯予 龙利君 张维夏 彭璐 日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已下发相关通知,将100项医学影像检查及97项临床检验结果列入互认范围,并对加强质量控制提出要求。 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事关民生,深受广大群众关注。
“临床上碰到大量病人异地就诊,带着的检验、检查报告都是来自其他城市、其他医院的,随着整个医疗的同质化发展,异地的检查完全可以做到同质化,做到不同医院之间的相互认同。”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说。
人民日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规范医疗检查检验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南海网8月28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8月28日,记者从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三亚正在推动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促进结果互认,以避免患者做重复检查,减少不必要的就医支出,同时节约就医时间,提高就诊效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指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可以相互认可。
申少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回应群众诉求、践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往深水区挺进的必然要求着眼于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北京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近日印发。
就这一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谈到,在医院工作,每天都能看着很多患者拎着一大袋子沉甸甸的胶片东奔西走,那是他们在其他医院就诊时获得的影像资料,他们想给就诊医生更多的信息,当然也想少花些钱,少些等待的时间。
□黄齐超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所有的二级公立医院要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结果互认推进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难点?如何进一步促进互认?围绕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