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演于1964年9月的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通过舞蹈演员的精彩演绎,带领群众见证了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历史,传承敢为人先、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忠诚为民、无私奉献为要义的红色娘子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如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自1962年首演以来,中央芭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演出超过4000余场。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芭蕾学派的扛鼎之作。7月2日至4日,这部经典之作将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迎来首演60周年巡回演出,再次展现其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今年恰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纪念。时至今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已在世界各地演了4000余场,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它远远超越了一部芭蕾舞剧本身的意义,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是中国芭蕾的象征。5月16日至17日,该剧将在上海宛平剧院·大剧场演出。
1931年5月1日,在海南琼崖东部乐会县赤赤乡内园村操场上,100多位年滿17岁,未婚,出身贫农,身体健壮,经乡区苏维埃政府推荐,县苏维埃政府,红三团批准的琼崖农家女子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下,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她们是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式女兵连队。
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根据梁信同名电影文学剧本集体改编,1964年由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功首演。《红色娘子军》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在芭蕾艺术领域融合了中西文化,展现西方芭蕾的审美和技术,融合中国故事达到艺术高峰。
从一名被地方恶霸欺压的少女,到违反纪律不慎把任务搞砸的“菜鸟特工”,再到穿上军装,成为冲锋在前的优秀革命战士。琼花这个名字,连同她的命运,都与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过去60年,《红色娘子军》讲述的中国女孩成长故事,在世界舞台上反复上演超过4000次,感动了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