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健闻咨询,医疗行业跨界洞察)“要么轰轰烈烈的出海,要么踏踏实实的死去。”近期,在北京望京的一家咖啡厅里,一位医疗投资人向《健闻咨询》谈起现在中国头部医械公司出海的紧要性。他所在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曾参与过对联影医疗等企业的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50年前的荷兰,实验室里的雀跃高呼,石破天惊地开启了磁共振从物理研究通向医学应用的大门。50年后的中国,随着联影医疗推出业内首款全身成像的5T磁共振产品,一举破译了超高场与全身成像难兼容的“基因漏洞”,并终结了3T作为全身成像最高场强长达20年的历史。
正值中国的春节,中东地区传来好消息:1月27日,第50届阿拉伯医疗设备展在迪拜开幕,作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医疗展会,阿拉伯医疗设备展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医疗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及创新企业参与,超过10万名专业观众齐聚。这是联影集团连续参加阿拉伯医疗设备展的第六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追溯过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丰富,再到装备精良、出口海外的过程。近年来,伴随着医疗反腐、带量采购等政策启动,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有所承压,IQVIA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主要受到设备领域的影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整体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实习生姜伊菲 北京报道近日,蓝帆医疗宣布引入泰国产业投资者Hua Kee Company Limited(HKG)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2亿元)的投资,资金主要用于手套产能建设等,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球竞争优势。
近日举行的阿拉伯国际医疗设备展上,联影集团展示了自主研发的PET/CT、MR、CT等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和医疗AI应用。展会期间,这家上海企业与沙特血液癌症诊疗机构National And Blood癌症中心、医疗健康集团Al Mana等中东医疗巨头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是世界首款 2米 PET-CT (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 探索者),让人类有史以来首次直观而清晰的观测到药物在全身流动、扩散及代谢全过程。相比于传统设备,它的灵敏度提升近40倍,被誉为探测人体的’哈勃望远镜’。
记者 方卓然“最早的时候我们用的放射设备都是外国品牌,设备维保费用非常高,维修费都是按照小时计算,更不用说维保效率还很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严福华说,2013年起,上海联影集团生产的国产CT机已经替代海外品牌,这无论是对医院还是患者,都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10月30日,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国创中心”)主办的第三届长三角科技产业创新论坛暨科技出海与ESG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人员就中国科创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战略与机遇挑战等话题进行探讨。在与会人员看来,当前,中国企业出海正迈入“走出去”4.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韩利明 上海报道近日有市场消息称,欧盟认为中国政府推动国内医院使用更多国产设备的做法,偏袒国内供应商,或将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展开调查。该调查最早可能在4月中旬宣布,或将通过《国际采购文书》(IPI)限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欧盟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