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搞错了一点,就是把古代科举的功名与今天的各级学历进行对应,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下面我们来看,到底秀才、举人、进士这些功名在现代相当于什么级别的人物。古代人生四大乐事我们都知道,古代参加科举的秀才,只有通过乡试考上举人的才能当官。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懂,顾名思义就是一般秀才去送礼、送人情,他们没有钱买东西,就只能拿纸张写信。不仅如此,影视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众多秀才,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整日喊着“有辱斯文”的孙秀才,《武林外传》中将祖业败光在客栈当账房的吕秀才。
明清时代考个秀才是很难的,必须经过县试、府州试和院试,合格后才能成为秀才,秀才的名额也是严格限额的,每个府举行院试规定三年两考,由省级提督学政为主考官,也称宗师,每次录取45名左右,平均每年录取人数大约也就20到30名左右,这些秀才也就成为该宗师的门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