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个多世纪里,它的馆址多次变动,从下华严寺、展览馆西厅,再到大同十中天文楼,历经沧桑。直到 2010 年,全新的御东新馆开始建设,2014 年 12 月 31 日正式对外开放,2020 年更是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气势恢宏的博物馆。
层层叠叠的丝绸帷幔在展厅中央垂下,倒映在湖泊般的镜面上,如雾似幻;展柜里白瓷雕刻而成的各种花卉,与色彩缤纷的珠宝相得益彰……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江南风物和展品特色的展陈设计,竟然是由AI设计完成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AI智能技术赋予文物新的生命。7月31日,记者从周口市博物馆获悉,该馆日前上线了清代透雕十八罗汉云龙瓶的AI智能讲解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观展体验。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卫报》13日报道称,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博物馆在15日开幕的展览中,将使用人工智能(AI)让十多件动物展品“开口说话”。这些展品包括渡渡鸟、美洲大蠊、小熊猫标本和长须鲸骨架等。参观者可以使用手机与动物标本们进行语音或文字交流。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这不仅明确了博物馆作为知识传播中心的传统功能和角色,更强调了博物馆在教育体系中的当代价值、创新和创造潜力。
近日,上海博物馆被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热潮所席卷,“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这场展览不仅是文物的盛会,更是科技与文化交融的舞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由爱可声数字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开发的导览行业AI数字人“小可”的惊艳亮相。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漫步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凝望着诉说历史、见证文明的文物想象着如果它们有生命会讲述怎样的故事用AI唤醒沉睡的文物身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嘉年华”新华社“百闻不如一见”栏目带你体验“博物馆奇妙日”外形独特、表情夸张的文物在AI的“复活召唤术”下担当起了“气氛组”
“古希腊:神话·英雄·命运——来自意大利普利亚地区的珍藏”特展正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记者获悉,金沙遗址博物馆运用AI人工智能为古希腊特展打造的虚拟讲解员——数智人“雅典娜”在现场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据悉,这是四川首个博物馆AI数智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2月27日电 (记者 张浪)作为四川首个古希腊文物展,“古希腊:神话·英雄·命运——来自意大利普利亚地区的珍藏”特展自上月20日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启幕以来,引发了许多观众对古希腊文明的兴趣和关注。
徐汇区徐家汇源景区上海气象博物馆内,近日悄然出现一位特殊的“新员工”——身高1.6米的白色机器人导览员“天天”。这款搭载AI语音交互与室内导航系统的智能机器人穿梭在博物馆展厅内,根据游客需求,用清晰响亮的语音进行解说,成为上海气象博物馆人工导览的有益补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
今天是国庆小长假的第一天,今年国庆出游,AI也“很忙”:不少博物馆、景区、地区推出了“AI伴游”、AI翻译,AI预测,有的甚至开发了旅游垂类大模型帮助游客从旅游咨询到购票、从语言到行程规划,全部由AI丝滑完成。
【图说智能】5月18日,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作为该数字艺术博物馆的首个展览,“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以梵高一生中所创作的多幅艺术作品为素材基底,运用AI互动、体感交互、AR(增强现实)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展示。
2025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中国电信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非遗文化融合,在玉溪澄江,大理鹤庆、剑川等地打造了一系列智慧文旅应用场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文旅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从智能导览到虚拟体验,再到大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AI正在全方位重塑文化和旅游行业的运营模式。本文将从人工智能的不同应用场景入手,探讨其在文旅产业中的作用,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