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商务印书馆2022年第9期“书香桂秋共佳期·月度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商务印书馆编审、总经理助理李霞,编辑龚李萱,编辑张帝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读者推荐商务印书馆9月重点新书,发布2022年9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并通过抽奖赠书的形式与读者互动。
《提纲》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在《提纲》中,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不仅批判了唯心主义,而且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不彻底性,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的要点,揭示了无产阶级新世界观的基本特征。
作者: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韩立新内容提要:高清海提出人之“类”(Gattung)规定的土壤是德国古典哲学,因此对他的“类哲学”的考察需要将“类”概念纳入到从费尔巴哈、施蒂纳再到马克思的思想脉络中,从这一思想脉络中去说明“类”概念作为人之规定的意义。
对于阿尔都塞关于马克思思想变革在1845年春发生的“认识论断裂”,列宁关于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两个转变”的论断,关于费尔巴哈不懂什么样的能动性以及马克思为什么针对他来阐发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关于科学实践观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正确定位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辨析,是正确解读这一“包含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键,更是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的关键。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学习、注重实践的实干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