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元一次,30万元两次,30万元三次,成交!”随着拍卖会主持人落槌,齐先生终于拍得了他钟情已久的作品——一幅由草间弥生(日本艺术家)创作的南瓜版画。齐先生平日里酷爱收藏现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尤以草间弥生的作品为最。
只要有真品存在,就难免没有伪作传世,真品与赝品如影随形。如目前市面上大量存在张大千、齐白石大师的赝品,名气越大,赝品越多。▼清陆时化说: "书画作伪,自昔有之,往往以真迹置前,千临百墓,以冀惑人。赵汝珍说:"书画之作伪由来已久,为之精者每有混珠之可能。
清“陈鸣远”款段泥莲蓬蟾钮壶,2011年在中国嘉德秋拍中拍出172.5万元一日,同事打电话给我,向我打听何处有检测文物真假的仪器,说他的一位亲戚想鉴定一件紫砂器皿。我动了私心,想先睹为快,就把大话放了出去,说我对紫砂器略懂一二,先让我看看吧,如果看不准,再做仪器鉴定也不迟。
文物普法小视频-诈骗篇点击上方,观看普法小视频⬆️“古董拍卖”动辄上百万元,“暗中交易”背后利益环环相扣……在影视节目中,这类片段在普通观众看来新鲜刺激。殊不知,你看到的这些“诱惑”,背后真的“水很深”……你听说过“文物拍卖诈骗”吗?近些年来,假借拍卖实施诈骗的现象屡有发生。